如果我们要为这个世代最伟大的游戏做一个排名,我相信GTA5一定在这个排名的前三之列。无论从画面、玩法、开放度、剧情、游戏细节的任何一个层面来说,GTA5可以说都令人无可挑剔。而对于所有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来说,GTA5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宝库,因为它营造了一个无比疯狂和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美国。在这里,有关于现代生活、资本主义社会和消费主义体系的所有辉煌、伟大、自由和焦虑、痛苦、局限,都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理解了GTA5,你不仅将理解当下的美国,更将理解整个现代世界人类所面临的种种普世困境。
把世界顶尖大学最好玩的知识漂洋过海带给你——欢迎来到学院派Academia首个大型原创通识课程,《游戏社会学》,我是Rena。在这个课程里,我们会以游戏为切入点,为你讲清楚社会学里几乎所有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今天,我们的切入点是GTA5里的富兰克林和老麦,一个从底层艰难打拼的洛杉矶黑人,和一个从中西部大农村通过残酷手段完成资本积累的正统白人精英。我们将通过各种社会学理论解构他们的故事,带大家看看GTA5所反映的那个、最真实的荒诞社会。
在短暂回顾了老麦在北杨克顿的抢劫经历后,GTA5的正式游戏以富兰克林的“另类工作”为起点展开。这是一份名为“汽车回收”的灰产工作。小富的老板西门通过各种忽悠的方式把车子卖给无力支付他们的买家,比如在合同上面给人下套等等,然后在雇主无力偿还之后再让自己的员工进行入室抢劫式的强行回收。
之所以他不能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些合同问题大概率是见不得光的,二是因为他的买家的资金来源往往也是见不得光的,比如那些黑帮。所以就算车被偷了,他的买家也只能吃一个哑巴亏。在这个回收过程里,作为一线员工的小富显然是处在一个极其危险的位置上的,因为私闯民宅在美国是重罪。像老麦那种抓现行的情况直接把富兰克林击毙了都是合法的。这还不说西门的交易对象有大量都是像偷绿摩托车那次的黑帮份子和各种“地下工作者”,这些人便是真的杀人不眨眼了。
除此之外,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也会发现,GTA5里除了像抢劫银行和崔佛的毒品生意那样的“显性犯罪”,也有各种各样的“灰色产业”存在。比如我们能遇到的各种奇葩随机任务里的路人,比如最后的大BOSS德凡。
这些介于守法和犯罪之间的活动似乎让GTA5的世界显得非常的荒诞、混乱和罪恶,但在马克思学派的社会学家看来,这些区别于“显性犯罪”的“灰产”,恰恰是当下资本主义体制的核心支柱。在这个体制之下,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灰色产业,或者说,所有的产业其实都是灰色产业。
的确,我们现在所说的灰产的定义,无非就是游走于法律边界上的生意。然而当下的资本世界里,真的有一家公司是没有法律争议、纠纷甚至犯罪的公司吗?亦或者说,有多少大公司是用各种保护伞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毕竟,连996工作制这种明显的违法行为都能被这个时代最鼎盛的几家公司定为规章,还有什么企业敢说自己是“白产”呢?
当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们并不是要给所有公司都打上一个“道德败坏”的标签。事实上,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无法用“道德”去衡量,因为道德只能用来针对和约束“人”,而无法针对和约束所谓的“组织”、更无法针对像资本主义这么庞大的“系统”。更深一步说,在马克思看来,生活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我们每一个人,追本溯源,都有肮脏和不道德的一面。但这种原罪,这种肮脏和不道德在许多情况下超出了我们个人的掌握。因此道德的控诉不仅是徒劳的、更常是混乱且无序的。
归根溯源,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体制的问题不在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人或者组织,甚至对每个具体的组织或个人进行追责都是一种体制化的转移焦点的手法——你还记得三年前某大公司做的恶吗?你真的记得吗?而当你专注于某一公司的具体罪行时,你是否就已经遗忘了那个更大的背景板了呢?而只要那个背景板存在,各种恶的滋生,难道真的由得其中的主体控制吗?
正因此,马克思学派尽管有其诸多分支变种,其焦点都在资本主义这个最大的“背景板”上。而在“富兰克林vs西门”一案里,焦点并不在于西门是不是一个好老板,而在于资本主义体制下企业的诉求正在被削减为追求没有上限的、无极限的、持续的利润输出。除此目的之外,企业不存在任何“目的”。它取代了一切其他的“意义”,包括“法律”和“同情”,并必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完全扭转只为这一目的服务。
因此,种种不合规的、铤而走险的、游走于法律边界的剥削式用工和法律越界是不可能杜绝的;西门和小富的故事看似荒诞,其实是当下劳工关系和公司作业的一种写照。这种劳工剥削并不只发生在一家公司内,它是一种系统性剥削。
举个例子,让我们假设一个场景,假如小富不想在西门的店工作而选择离开,在没有遇到麦克之前,他有什么选择呢?马克思会说,出于两个原因,他其实根本没有选择。
原因之一是,只要有一家公司通过剥削和欺诈赚到了钱,资本主义的竞争环境就会逼迫其他公司也采取相应的手段,否则他们就会被淘汰。正因此,独立的、有良知的小作坊,往往无法打败卑鄙的、善用剥削和欺诈的垄断资本家,比如那些常被大公司抄袭打压的公司。而法律则是基本不可能制止这种剥削和欺诈的,因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体系下的法律制定者也是和资本家一样的食利阶级。富兰克林每偷一辆车,法律的制定者也和西门一样获得了回报,只不过这种回报的形式以税赋的方式体现。这就是物理剥削的实现方式。
原因之二是,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力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劳动力,而他们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往往是远低于处于垄断地位资本家从他们身上获得的利润。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被剥削。而剩余价值的被剥削将导致民众很难存下积蓄。存不下积蓄就无法放弃工作,同时存不下积蓄的人越多,可以替代和更换现有员工的预备军也就更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明明知道在某些公司会被996剥削还无法离开的原因,因为“你不干有的是人想干”这句话也是事实。但这个事实在马克思看来,缘起于所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都是被剥削的。
除非你成立或加入一个独立的、有良知的小作坊,但那样的“作坊式作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只不过是在大公司的高压下苟延残喘而已。
当然,在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利润和经济关系之余,马克思也提醒我们,意识形态,即一个社会对于工作、成就、自由、消费、奢侈等等的理所当然的看法,也决定了我们如何解释和证明各种社会现象,无论是社会不平等、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是最新的消费时尚。
在小富的案例里,这个概念也尤其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为什么有那么多明明还不起贷款的人,比如麦克的儿子,也要强行买车的根本性原因。在马克思看来,当今世界,通常用来表示政治自由和民主的自由意识形态已经变成了购物自由。我们都或多或少想要豪华的消费生活方式,比如一台好车。而这种关于消费生活方式的想象,则由广告、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产业所塑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GTA5自己所提供的种种豪车、时装和上天入地的体验,也是这种“消费想象制造”的其中一环。当我们在GTA里驾驶豪车、换上新衣、开着游艇、开着新枪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无意识地被这种生活方式所洗脑了。就这点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是西门的潜在消费者。事实上,在现实生活里,比西门恶劣的资本家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想想校园贷和即时贷等各种贷款吧。他们现在还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微博、知乎、贴吧等主流社交媒体里——这和西门的服务有什么区别吗?小富的职业,本质上也就是比较暴力的贷款催收而已。你以为GTA里的一切很荒谬,其实我们早就身在彀中。
当然,这只是社会学的一种解释,除了卡尔马克思之外,像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也是非常经典且有趣的。对于马克思韦伯来说,像小富偷车这种事情,更多要从各种社会所生成的主观动机和意义来分析,因为这些动机和意义才是导致社会行为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的根本原因。正如韦伯最出名的作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反映的那样,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往往才是驱使人做出行为和决策的源动力。无论是个人、团体、组织还是整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价值观的激励。我们还是拿富兰克林举例子,从他的名字富兰克林·克林顿里我们就看得出来,小富这个极其不黑人的、以两任美国总统为名的名字暗示着他是一个极其想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底层黑人。他和拉玛等人,从马克思的角度分析,并不存在实质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换言之,他们的经济基础是一样的。然而,由于富兰克林主观上接受了美国基于新教伦理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下的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他就不甘于拉玛等发小那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假黑帮生活的毒品,反而努力地寻求摆脱生活现状、通过老麦加入一个所谓的“主流社会”。事实上,这才是富兰克林·克林顿这个名字的真实寓意,一个美式价值观的真正继承者。
毕竟,即使在新自由主义成为全球主流价值观之前,美国的新教文化也早就对自力更生和个人责任有着极端的强调,这也让大量美国人认为,贫穷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自身的责任,也是道德软弱的标志。这些信仰最后也阻碍了美国开展大型的社会福利项目。